2020年1月1日,迎来21世纪的第三个金色十年,这注定2020元旦非同凡响,九算数学祝大家元旦快乐!
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,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,很受广大百姓爱戴,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,他没把“天子”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,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。尧对舜说:“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,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。”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,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,都十分受人爱戴。后来人们把尧死后,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,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,把正月初一称为“元旦”,或“元正”,这就是古代的元旦。元旦,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'新年',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。元,谓'首';
旦,谓'日';'元旦'意即'首日'。“旦”是象形字,上面的“日”代表太阳,下面的“一”代表地平线。“旦”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,象征一日的开始。人们把“元”和“旦”两个字结合起来,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。元旦又称“三元”,即岁之元、月之元、时之元。
中国元旦的习俗
古代元旦的习俗是燃爆竹,换桃符,饮屠苏酒,守岁卜岁,游乐赏灯。中国古代历代皇朝都会在元旦那天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,如祭诸神祭先祖,写门对挂春联,书写福字、舞龙灯,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、祭祖先、贴春联、放鞭炮、守岁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“社火”等娱乐欢庆活动。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也是比较丰富多彩,《荆楚岁时记》重记载南朝时荆楚元旦拜贺毕,接着是进椒柏酒,饮桃汤,进屠苏酒、胶牙饧(táng)、五辛盘,进敷于散,服却鬼丸,各吃一个鸡蛋。其中有桃汤饮料、食品,还有药物,一应俱全,各有其特殊含义。
元旦习俗定型于汉代。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,西汉初期推行“休养生息”政策,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,社会秩序比较稳定,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,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。《太初历》推行后,历法长期稳定,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。这样一来,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、祭祀和庆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从汉朝到南北朝,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,燃爆竹,换桃符,饮屠苏酒,守岁卜岁,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,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。元旦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。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,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,新年习俗渐渐从祈祷、迷信、攘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,转变成娱乐型、礼仪型节日。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,而成了欢乐、喜庆的方式;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,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,享受生活。所以,可以说,也只有在唐代以后,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,亿民欢度的“佳节良辰”。
元旦习俗到明清时期转型。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礼仪性、应酬性加强。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,达官贵人互送名帖,或者登门叩拜;平民百姓也讲究“礼尚往来”,馈赠礼品,互相拜年。二是游艺性进一步加强。现在的习俗,就是各种团体会组织各种文艺活动,学校组织迎元旦迎新年晚会,公司一般会拉个欢度元旦横幅,好点的单位会发点福利,开个元旦晚会,聚个餐或者是社会团体组织元旦聚餐,剧院聚会等节目。新年期间,玩狮子,舞龙,演戏,说书,高跷,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五彩缤纷,绚丽夺目。北京人逛厂甸,广州人游花市,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,上海人游城隍庙……各地游艺活动自具特色,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,令人眼花缭乱。
这些新年习俗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起来,成为集中展示我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博览会。
来自九算数学的新年祝福
一年的起步跨越,又一岁的人生启程,2020年的钟声已经想起,九算数学把新年的问候和祝福送给大家!
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,老师与你们相处得非常愉快,感受到了你们的可爱、活泼、天真、聪颖与努力。新的一年即将到来,祝同学们学业有成,天天开心,新年快乐!
致家长
尊敬的家长,感谢您长期以来的支持,千言万语汇成一句:谢谢!祝您新年身体健康,工作称心,新年快乐!
致伙伴
曾一起闯过青春,曾一起抒写青春的故事,所以我的回忆里——有你!相见时难却彼此相牵,时空变幻却情谊未淡,新年到了,把祝福传给你,我们一起携手同行,勇往直前!
叮嘱声声犹在耳畔,啰嗦句句暖在心田。成长总让我忘却了对你们的依恋,忙碌总让我忽略了对你们的关心,新年已经来了,春节脚步近了,爸爸妈妈,我马上回家......
奋斗是对青春的责任,拼搏是给人生的礼物。用热情点燃了梦想,用努力填满了行囊,2020年来了,全体九算人一起,续写属于我们的传奇!
祝大家新年快乐!
![]()